当前位置:首页 > 歌词大全 > 明朝那些事儿023歌词
  •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明朝的官员们在这个时候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装疯.
    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
    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
    具体表现为痴呆.神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
    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多活两年.
    而且当时也没有精神鉴定这一招,
    只要你能下血本,多恶心的事都做得出来,
    就一定能够成功.
    下面我们就举一个成功者的例子,
    那装疯意志可真是坚强.
    这个倒霉(或者是幸运)的人叫袁凯,是监察御史,
    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把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
    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
    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去找老爹说这句话,
    而是转告袁凯,让他去告诉朱元璋自己的意见.
    袁凯心想,去就去吧,见了朱元璋,
    老实的把太子的话原样说了一遍,完后叩个头,准备走人.
    谁知就在此时,朱元璋问他:
    “太子意见和我相反啊,你看谁说得对呢?”
    见鬼了,你们父子俩的事情,是我一个小官能掺和的吗,
    袁凯左右为难,没有办法,想出了回答的话:
    “皇上也没错,太子也没错,
    皇上杀人是维持法纪,太子放人是发善心.”
    真是难为袁凯了.
    谁知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不说真话,
    然后把他赶了出去.袁凯回家后越想越怕,下了决心装疯.
    第二天,他就不上朝了,让家里人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
    朱元璋果然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
    派去的这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还拿了一件木工钻,
    传朱元璋的话,疯子是不怕疼的,就看看你是真疯还是假疯.
    于是便用木钻去扎袁凯.
    袁凯不愧是装疯高手,发扬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优良品质,
    任人来钻只是不出声,来人这才相信,
    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袁凯躲过了这一关.
    然而朱元璋还是不相信他疯了,
    便偷偷的派另一使者去看袁凯家里的情况,
    这位使者刚走到袁凯家的院子里,
    就被一个景象惊呆了,直庆幸自己还没吃饭.(诸位吃饭前最好也不要看)
    原来袁凯脖子被铁链锁住,
    正趴在地上吃狗屎,还一段段的嚼.
    使者大倒胃口,到这个地步,如果袁凯还没有疯,那就是自己疯了,
    连忙回去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听后也是一阵恶心,便没有继续追究袁凯.
    大家应该知道,袁凯是装疯的,吃狗屎这一招也太狠了,
    不过袁凯并不是真吃的狗屎,
    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消息,便告诉了他,
    他灵机一动,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物体,当饭给吃了.
    这才躲过了朱元璋的耳目.
    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人,
    有些是该杀的,而有些则是错杀.冤枉的.
    很多人就此给朱元璋安上了“屠夫”,“杀人狂”的名字,
    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精神有问题,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之前讲述了很多这一时期的情况,
    对朱元璋肃贪和错杀的事实都进行了列举.
    这也是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诉说朱元璋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
    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
    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
    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
    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
    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
    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缺失.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
    他被官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
    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
    朱元璋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而朱元璋的肃贪行为虽然可敬,效果却不佳,
    这是因为他过分看重了刑法的力量,
    而没有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制度上的完善,
    一味的猛打猛杀,虽然在他统治时期,
    贪污现象很少,但他死后,明朝的贪污却十分严重,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朱元璋给官员的待遇很低,很多人认为是故意虐待官员.
    但我在分析明朝初期俸禄制度后发现,
    这个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朱元璋制定的俸禄标准应该是经过仔细计算的,
    这些俸禄是足够明初的官员们生活的.
    只不过他没有考虑到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办事员,
    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
    可是就实际情况看,在这些问题上,朱元璋确实是缺乏远见的.
    比如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挨饿,
    规定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
    就算没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
    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
    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重,
    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对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
    即使是象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多少辈打不着的子孙,
    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
    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
    朝廷一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
    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
    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死在家里.
    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我想,这样的分析和评价对朱元璋来说应该是公平的.
    在朱元璋整肃官吏的同时,另一个大案——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
    这个案件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死亡结束,它仍然延续着,
    不断有某人因为另一某人的供词被杀,何处是个头?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还活着,
    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板上钉钉的同党,
    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
    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
    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恩典了.
    然而李善长很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毕竟还是或多或少参与了谋反,
    以这个人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自己.
    朱元璋,来杀我吧!首级任你来取!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
    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风唤雨,
    他想到了带兵的汤和.
    汤和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好友,
    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当劳工.这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然而有一件事是他绝没有想到的.
    汤和出卖了他.
    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汤和立刻密报了朱元璋,
    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这样看来,汤和能够活到最后,实在是有他的道理.
    老眼昏花的李善长似乎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他立刻犯了第二个错误.
    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李善长却上书为丁斌求情.
    朱元璋又一次愤怒了,你以为自己是谁!
    我处理犯人还要你来管吗?他下令不再流放丁斌,却没有释放他,
    而是将他关到监狱里,日夜拷打.
    朱元璋相信,李善长身上一定有着某些秘密,而这个秘密丁斌一定知道.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李善长所作所为对得起丁斌,丁斌却对不起李善长.
    他供认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
    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还是严刑拷问,
    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他劝说李善长的情况,
    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
    骆驼就要倒了,再加一把稻草吧,
    到了这个时候,稻草是不难找的.
    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时机已到,
    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
    他们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
    自己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惟庸谋反,
    并且将时间地点说得相当清楚,
    虽然以他们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但在当时,这一点并不重要.
    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的多了起来,
    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
    从上朝时不注意礼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
    似乎恨不得控诉他修建房子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了环境.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一个绝对与办案八杆子打不上边的部门也在李善长身上踩了一脚,
    说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这个部门是钦天监,主要负责天文历法,
    无论怎么也想不到看天文的还能插一脚,
    但他们确实做到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们向朱元璋奏报,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
    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臣”.
    要什么来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
    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
    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
    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李善长的死终于给延续十年的胡惟庸案件划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
    官员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朱元璋却没有松气,他似乎是个精力无限的人,
    在处理胡惟庸、李善长的同时,他在另一个战场上也赢得了胜利,
    这个战场上的失败者就是已经逃到大漠的北元,
    虽然在明初的几次战争中,北元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但他们仍然有足够的兵力对明朝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袭,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北元的实力削弱而放松对它的打击,
    他一直认为蒙古骑兵始终是明朝最大的威胁,
    坦白的说,在军事上,你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
    他的预言在几十年后很不幸的得到了应验,
    朱元璋组织兵力,
    分别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二月及洪武十四年(1381 年)正月,
    对北元发起两次远征,
    这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
    而北元也认识到,与强大的明朝正面作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他们化整为零,采用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的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明朝边境,
    此时北元的统治者正是元顺帝的儿子,
    从乱军中逃出的爱猷识理达腊,
    他继位为北元皇帝,他奉行的是坚决对抗明朝的政策,
    其实他采取这一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本来在大都当皇帝的父亲也被人逼得搬了家,
    而自己的大部分亲戚都被明朝抓去吃了牢饭,
    此仇实在不共戴天,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也要吃饭,
    作为游牧民族,在互市没有开放的情况下,
    要想得到中原地区的物产,只有一个方法——抢,
    而且这个办法不是太费劲,虽然有损失,
    但所得也不少,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叫机会成本低,
    这样的生意自然是要常做的,
    朱元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
    他知道,要想彻底消除北元的威胁,
    就必须让这位爱猷识理达腊赔上所有的老本,永远无法翻身,
    但朱元璋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明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
    当然,很多是被他自己杀掉的,
    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
    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还活着,也已垂垂老矣,
    而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
    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
    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
    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的法子,
    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
    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来杀掉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生,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
    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
    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
    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姹风云的名将,
    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的人:
    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徐达的时代结束了,新的名将时代到来了,
    这个时代属于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蓝玉,
  • [00:02.50]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00:09.50] 明朝的官员们在这个时候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装疯.
    [00:17.50] 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
    [00:19.50] 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
    [00:24.50] 具体表现为痴呆.神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
    [00:34.50] 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多活两年.
    [00:41.50] 而且当时也没有精神鉴定这一招,
    [00:44.50] 只要你能下血本,多恶心的事都做得出来,
    [00:48.50] 就一定能够成功.
    [00:54.50] 下面我们就举一个成功者的例子,
    [00:56.90] 那装疯意志可真是坚强.
    [01:01.50] 这个倒霉(或者是幸运)的人叫袁凯,是监察御史,
    [01:07.90] 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把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
    [01:15.50] 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01:24.90] 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
    [01:30.50] 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去找老爹说这句话,
    [01:36.50] 而是转告袁凯,让他去告诉朱元璋自己的意见.
    [01:43.50] 袁凯心想,去就去吧,见了朱元璋,
    [01:48.50] 老实的把太子的话原样说了一遍,完后叩个头,准备走人.
    [01:55.50] 谁知就在此时,朱元璋问他:
    [02:00.50] “太子意见和我相反啊,你看谁说得对呢?”
    [02:08.50] 见鬼了,你们父子俩的事情,是我一个小官能掺和的吗,
    [02:16.50] 袁凯左右为难,没有办法,想出了回答的话:
    [02:20.90] “皇上也没错,太子也没错,
    [02:25.50] 皇上杀人是维持法纪,太子放人是发善心.”
    [02:29.80] 真是难为袁凯了.
    [02:33.50] 谁知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不说真话,
    [02:39.90] 然后把他赶了出去.袁凯回家后越想越怕,下了决心装疯.
    [02:49.50] 第二天,他就不上朝了,让家里人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
    [02:56.50] 朱元璋果然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
    [03:01.50] 派去的这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还拿了一件木工钻,
    [03:06.50] 传朱元璋的话,疯子是不怕疼的,就看看你是真疯还是假疯.
    [03:13.50] 于是便用木钻去扎袁凯.
    [03:18.50] 袁凯不愧是装疯高手,发扬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优良品质,
    [03:26.50] 任人来钻只是不出声,来人这才相信,
    [03:31.50] 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袁凯躲过了这一关.
    [03:37.50] 然而朱元璋还是不相信他疯了,
    [03:41.50] 便偷偷的派另一使者去看袁凯家里的情况,
    [03:47.50] 这位使者刚走到袁凯家的院子里,
    [03:51.50] 就被一个景象惊呆了,直庆幸自己还没吃饭.(诸位吃饭前最好也不要看)
    [04:01.50] 原来袁凯脖子被铁链锁住,
    [04:05.50] 正趴在地上吃狗屎,还一段段的嚼.
    [04:11.50] 使者大倒胃口,到这个地步,如果袁凯还没有疯,那就是自己疯了,
    [04:21.50] 连忙回去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听后也是一阵恶心,便没有继续追究袁凯.
    [04:32.50] 大家应该知道,袁凯是装疯的,吃狗屎这一招也太狠了,
    [04:40.50] 不过袁凯并不是真吃的狗屎,
    [04:44.50] 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消息,便告诉了他,
    [04:49.50] 他灵机一动,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物体,当饭给吃了.
    [04:57.50] 这才躲过了朱元璋的耳目.
    [05:01.50] 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05:05.50] 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人,
    [05:11.50] 有些是该杀的,而有些则是错杀.冤枉的.
    [05:16.50] 很多人就此给朱元璋安上了“屠夫”,“杀人狂”的名字,
    [05:21.90] 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精神有问题,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05:30.50] 我们之前讲述了很多这一时期的情况,
    [05:33.90] 对朱元璋肃贪和错杀的事实都进行了列举.
    [05:38.50] 这也是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诉说朱元璋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05:46.50]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
    [05:51.50] 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
    [05:58.50] 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
    [06:05.50]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
    [06:08.50] 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
    [06:13.50] 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
    [06:19.90] 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感.
    [06:25.50] 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
    [06:31.50] 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缺失.
    [06:35.50]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06:42.50]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
    [06:46.50] 他被官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
    [06:51.50] 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
    [06:55.50] 朱元璋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07:04.50] 而朱元璋的肃贪行为虽然可敬,效果却不佳,
    [07:09.50] 这是因为他过分看重了刑法的力量,
    [07:13.80] 而没有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制度上的完善,
    [07:18.50] 一味的猛打猛杀,虽然在他统治时期,
    [07:22.50] 贪污现象很少,但他死后,明朝的贪污却十分严重,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07:32.90] 朱元璋给官员的待遇很低,很多人认为是故意虐待官员.
    [07:39.90] 但我在分析明朝初期俸禄制度后发现,
    [07:44.50] 这个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朱元璋制定的俸禄标准应该是经过仔细计算的,
    [07:53.50] 这些俸禄是足够明初的官员们生活的.
    [07:56.50] 只不过他没有考虑到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办事员,
    [08:03.50] 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
    [08:14.50]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
    [08:20.50] 可是就实际情况看,在这些问题上,朱元璋确实是缺乏远见的.
    [08:29.50] 比如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挨饿,
    [08:33.50] 规定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
    [08:38.50] 就算没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
    [08:42.50] 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
    [08:46.50] 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重,
    [08:49.50] 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对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
    [08:56.50] 即使是象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多少辈打不着的子孙,
    [09:02.50] 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
    [09:07.50]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
    [09:11.50] 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
    [09:15.50] 朝廷一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
    [09:19.50] 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
    [09:22.90] 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死在家里.
    [09:27.90] 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09:32.10] 我想,这样的分析和评价对朱元璋来说应该是公平的.
    [09:41.10] 在朱元璋整肃官吏的同时,另一个大案——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
    [09:48.90] 这个案件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死亡结束,它仍然延续着,
    [09:54.50] 不断有某人因为另一某人的供词被杀,何处是个头?
    [10:01.50]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还活着,
    [10:05.50] 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板上钉钉的同党,
    [10:13.50] 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
    [10:16.90] 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
    [10:27.50] 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恩典了.
    [10:31.50] 然而李善长很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10:37.50]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毕竟还是或多或少参与了谋反,
    [10:44.50] 以这个人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自己.
    [10:48.50] 朱元璋,来杀我吧!首级任你来取!
    [10:55.50]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
    [11:00.50] 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风唤雨,
    [11:11.50] 他想到了带兵的汤和.
    [11:15.50] 汤和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好友,
    [11:18.50] 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当劳工.这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11:26.50] 然而有一件事是他绝没有想到的.
    [11:30.50] 汤和出卖了他.
    [11:35.50] 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汤和立刻密报了朱元璋,
    [11:42.50] 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11:48.50] 这样看来,汤和能够活到最后,实在是有他的道理.
    [11:55.50] 老眼昏花的李善长似乎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他立刻犯了第二个错误.
    [12:04.50] 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李善长却上书为丁斌求情.
    [12:12.50] 朱元璋又一次愤怒了,你以为自己是谁!
    [12:18.50] 我处理犯人还要你来管吗?他下令不再流放丁斌,却没有释放他,
    [12:25.90] 而是将他关到监狱里,日夜拷打.
    [12:31.50] 朱元璋相信,李善长身上一定有着某些秘密,而这个秘密丁斌一定知道.
    [12:40.50]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12:44.80] 李善长所作所为对得起丁斌,丁斌却对不起李善长.
    [12:53.90] 他供认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
    [12:59.50] 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还是严刑拷问,
    [13:06.50] 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他劝说李善长的情况,
    [13:12.50] 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
    [13:17.80] 骆驼就要倒了,再加一把稻草吧,
    [13:23.50] 到了这个时候,稻草是不难找的.
    [13:28.50] 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时机已到,
    [13:34.50] 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
    [13:38.50] 他们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
    [13:43.50] 自己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惟庸谋反,
    [13:51.50] 并且将时间地点说得相当清楚,
    [13:54.50] 虽然以他们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13:59.50] 但在当时,这一点并不重要.
    [14:05.50] 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的多了起来,
    [14:09.50] 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
    [14:12.80] 从上朝时不注意礼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
    [14:18.80] 似乎恨不得控诉他修建房子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了环境.
    [14:27.50]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14:29.50] 一个绝对与办案八杆子打不上边的部门也在李善长身上踩了一脚,
    [14:36.50] 说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14:41.50] 这个部门是钦天监,主要负责天文历法,
    [14:49.50] 无论怎么也想不到看天文的还能插一脚,
    [14:54.50] 但他们确实做到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5:02.50] 他们向朱元璋奏报,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
    [15:09.50] 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臣”.
    [15:14.80] 要什么来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15:19.50] 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15:28.50]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15:39.50]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15:46.50]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15:55.90]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16:02.50]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16:09.90]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16:17.50]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
    [16:24.50] 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
    [16:31.50] 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16:37.50]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16:45.50]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16:52.50]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16:58.50]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
    [17:04.50] 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17:08.50]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17:18.90] 李善长的死终于给延续十年的胡惟庸案件划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
    [17:26.50] 官员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17:30.50] 朱元璋却没有松气,他似乎是个精力无限的人,
    [17:36.50] 在处理胡惟庸、李善长的同时,他在另一个战场上也赢得了胜利,
    [17:43.50] 这个战场上的失败者就是已经逃到大漠的北元,
    [17:50.50] 虽然在明初的几次战争中,北元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17:56.50] 但他们仍然有足够的兵力对明朝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袭,
    [18:03.50]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北元的实力削弱而放松对它的打击,
    [18:09.50] 他一直认为蒙古骑兵始终是明朝最大的威胁,
    [18:14.90] 坦白的说,在军事上,你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
    [18:20.50] 他的预言在几十年后很不幸的得到了应验,
    [18:27.50] 朱元璋组织兵力,
    [18:30.10] 分别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二月及洪武十四年(1381 年)正月,
    [18:34.90] 对北元发起两次远征,
    [18:38.50] 这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
    [18:45.50] 而北元也认识到,与强大的明朝正面作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18:51.50] 他们化整为零,采用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的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明朝边境,
    [19:02.50] 此时北元的统治者正是元顺帝的儿子,
    [19:06.50] 从乱军中逃出的爱猷识理达腊,
    [19:12.50] 他继位为北元皇帝,他奉行的是坚决对抗明朝的政策,
    [19:17.80] 其实他采取这一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19:23.00] 毕竟本来在大都当皇帝的父亲也被人逼得搬了家,
    [19:27.50] 而自己的大部分亲戚都被明朝抓去吃了牢饭,
    [19:34.50] 此仇实在不共戴天,
    [19:37.50]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也要吃饭,
    [19:42.10] 作为游牧民族,在互市没有开放的情况下,
    [19:46.50] 要想得到中原地区的物产,只有一个方法——抢,
    [19:52.50] 而且这个办法不是太费劲,虽然有损失,
    [19:56.50] 但所得也不少,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叫机会成本低,
    [20:03.50] 这样的生意自然是要常做的,
    [20:07.50] 朱元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
    [20:10.50] 他知道,要想彻底消除北元的威胁,
    [20:14.50] 就必须让这位爱猷识理达腊赔上所有的老本,永远无法翻身,
    [20:23.50] 但朱元璋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明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
    [20:31.50] 当然,很多是被他自己杀掉的,
    [20:35.50] 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
    [20:39.50] 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还活着,也已垂垂老矣,
    [20:47.50] 而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20:56.50]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
    [21:02.10] 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21:12.50]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
    [21:19.50] 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
    [21:26.50] 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的法子,
    [21:33.50] 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
    [21:38.50] 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来杀掉徐达,
    [21:46.50]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生,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21:53.50] 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
    [21:58.50] 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
    [22:04.50] 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
    [22:13.50] 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22:20.50] 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姹风云的名将,
    [22:29.80] 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的人:
    [22:34.50] 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22:39.50] 徐达的时代结束了,新的名将时代到来了,
    [22:45.50] 这个时代属于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蓝玉,

专辑其它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