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快乐 作词 : 无 作曲 : 无 大家好,我是焦元溥。 非常开心《焦享乐》这60期的音频节目终于告一段落了。 从2017年10月10号上线以来, 这个节目在60集的单元里面, 为大家涵盖了非常多的面向。 从一开始为大家介绍为什么我们还在听古典音乐, 跟大家讨论各式各样的话题: 音乐是不是很难懂? 听古典音乐是不是有好处? 古典音乐是最好的音乐吗? 等等。 以及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里面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我们该怎么听没有听过的曲子? 有没有所谓的古典音乐名曲曲单? 然后呢,我们又简单地为大家说了一下音乐史: 怎么听音乐中各式各样的作品。 以及非常重要的, 除了录音之外,我们要去听现场演出。 那么听现场演出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会听到什么样的演奏? 为什么不要在乐章中鼓掌? 然后有个非常非常大的第五章, 叫做“古典音乐必备知识”。 我们从音乐的一些表演类型, 到为大家介绍各式各样的乐器, 管弦乐团乐器的编配方法, 然后听各式各样的人声, 然后一直谈到咬字, 歌剧歌曲里的诠释, 首席和指挥在做什么? 他们的重要性何在? 当这些重要的常识介绍完了之后, 我们也为大家讨论了“诠释的艺术”: 为什么一首曲子50年前后的演奏会相差甚远? 为什么有人演奏得快有人演奏得慢? 音乐的剧法和结构在什么地方? 那么对于演奏的作品有怎样不同的诠释和看法? 甚至有歌词的作品,歌词本身有多少不同解读? 怎么看古乐风潮? 在音乐诠释里真的有理所当然吗? 以及非常关键的,录音也改变了诠释。 录音影响了我们对演奏的态度和观感,应该如何看待? 最后,第七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章。 可以和大家互动。 整理大家的问题,我做了10集回答。 非常非常开心,这个节目在此告一段落了。 更开心的是借由录制这个节目, 我自己也成长非常多。 从大家的提问和讨论里, 也知道了更多大家放在心里面但是我们一直没讨论的问题。 都说学海无涯, 我小时候常觉得以前人说书读得越多, 就觉得自己懂的越少。 我觉得这都是人的谦虚话, 书读得越多, 你当然懂得就越多。 可是呢,到现在自己也拿到音乐学博士了, 这些年也一直在做音乐研究和推广介绍工作。 我发现这句话是对的, 学得越多,越感觉到这句话是非常真切的。 学得越多,感觉自己懂的越少。 《焦享乐》这个节目给了我重新思考, 还有重新去调查很多作品背后的来龙去脉, 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的机会。 我真的从这个节目里面成长非常多, 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回馈和意见。 接下来如果还有精神和时间, 可能会挑战制作西洋古典音乐史这样子的音频节目。 就请各位拭目以待咯。 如果大家喜欢《焦享乐》这个节目的话, 欢迎您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如果您还没有收听《焦享乐》这个音频节目, 不妨参考一下大家的意见和评价, 再做决定也不迟。 在第60集节目的结尾, 我送给各位听众勃拉姆斯的作品《摇篮曲》。 这么美好温暖的音乐,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再次送给大家当作礼物。 但勃拉姆斯为什么要写这首《摇篮曲》? 这中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那么就得您来听我们《焦享乐》节目的第五章和第十章才会知道答案了。 无论如何,送这首曲子给大家。 感谢各位的收听,也祝大家: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